一周医览:妇科领域创新突破与临床实践新进展
2025年9月15日至21日,妇科领域宫腔镜与腹腔镜技术迎来多项创新突破。从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徐大宝教授团队完成高难度宫颈癌术后生育功能重建手术,到青海省玉树市妇产中心首例单孔腹腔镜联合宫腔镜探查术成功实施,再到奥林巴斯新一代宫腔镜设备与培训体系的落地,技术升级正推动妇科微创诊疗向更精准、更安全的方向发展。
一、复杂病例救治:宫颈癌患者术后生育功能重建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徐大宝教授团队在9月15日完成一例高难度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为一名宫颈癌IB1期术后患者重建生育功能。患者曾接受子宫颈广泛切除 + 盆腔淋巴结清扫 + 宫颈环扎术,术后发现宫腔粘连、宫颈形态异常,移植前检查显示宫腔深度仅4cm。徐大宝教授采用自创“冷刀犁田法”精细分离粘连,避免传统电切术的热损伤风险,术后通过中药促内膜生长及抗炎治疗,最终实现宫腔形态与内膜条件达标。在腹腔镜下环扎术中,团队克服肠管粘连、子宫下段与膀胱粘连等复杂解剖障碍,精准放置环扎带,为胚胎移植提供结构支撑。患者术后成功妊娠并足月分娩,成为妇科肿瘤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的典范案例。
二、技术创新应用:门诊宫腔镜与单孔腹腔镜
门诊宫腔镜技术进入多技术融合阶段。9月17日,青海省玉树市妇产中心在支医专家指导下,完成首例单孔腹腔镜联合宫腔镜探查术。该技术通过“一次麻醉、一次手术”同步评估生殖系统解剖结构与功能,创伤更小、恢复更快,住院时间缩短。相较于传统多孔腹腔镜,单孔技术更适用于输卵管通液、宫腔粘连分离等操作,为基层医院提供高效解决方案。
三、设备与培训体系助力技术升级
奥林巴斯在宫腔镜领域持续创新,其5Fr.通道管鞘搭配3mm光学视管,前端采用防刻划蓝宝石前窗,视野清晰度接近4mm视管,且灌流性能优越,可轻松到达宫腔。影像主机实现“2D/3D/IR”三位一体观察,支持高温高压灭菌,降低医疗成本。此外,奥林巴斯提供妇科日间宫腔镜手术室解决方案,涵盖前期规划、临床配置及人员培训,提升患者周转率。
中国宫腔镜技术培训体系日趋完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段华教授介绍,全国已建立统一培训基地,采用“理论授课+工作坊教学+动物模拟+临床实践”的渐进式培养模式。北京妇产医院作为国家级基地,累计培养3000余名宫腔镜医生,其中“手把手”与“师带徒”结合模式效果显著。未来,AI与机器人技术将进一步优化培训效率。
四、临床风险管理:术后妊娠的挑战与对策
菲律宾生殖医学专家指出,宫腔镜术后妊娠率可达40 - 80%,但需警惕子宫破裂、宫腔粘连复发等风险。例如,剖宫产瘢痕憩室(CSD)患者术后妊娠需密切监测肌层厚度,若肌层<2.5mm,孕期子宫破裂风险显著增加。此外,宫颈机能不全患者术后需联合腹腔镜下环扎术,为胎儿提供结构保护。
结语
从复杂病例的突破性治疗,到基层医疗的技术普及,再到设备与培训体系的全面升级,妇科微创领域发展,不仅展现了医学技术的创新力量,更体现了对女性生育健康需求的深度关怀。七色光医疗相信未来随着AI、机器人等技术的融入,妇科微创诊疗将迈向更高效、更精准的新阶段。